灵芝信仰,不仅仅在我国封建王朝中根深蒂固,还伴随佛教传到日本、朝鲜半岛及东南亚诸国,后来又经西方旅行家、传教士等,将灵芝有关的文化、文物传至西欧和美洲。
灵芝在英国出版的《蘑菇百科全书》中,以巨幅版面刊载了选自葛洪《抱朴子》中的一幅图画,画中是一位腰间佩带灵芝瑞草的艺人形象。
在日本、韩国,灵芝有幸茸、福草、神芝、玉米、吉祥草、万年茸、幸福菇、仙草、不死草等名称;
在日本民间,晒干的灵芝会被作为辟邪物挂在家中或大门入口处。
结婚时,日本妇女将灵芝视为吉祥物带入家中,以免任何鬼邪接近新婚夫妻。
现在尚不能肯定中国的灵芝文化何时或由何人传入日本和韩国,但可以确定的是,灵芝在日本、韩国有很大影响,我们今天在日本、韩国都可以发现灵芝文化与佛教相联系的文物或古典建筑。
在灵芝文化的历史长河中,也曾和起源于西欧的基督教相影响或相结合。
在香港中大崇基学院教堂有一幅刺绣精致的圣经挂图,其中也绣了两枚形态逼真的灵芝,可能认为奉基督教的人只有融会了灵芝、如意,才会达到完美、理想的精神境界。
可见,灵芝作为中国历史上特有的祥瑞之物,影响极为深远和广泛。
古代把灵芝类生物视为吉祥物,局限于当时的时代限制,与当时缺乏自然科学知识有关,同时与宗教信仰和皇权政治也是分不开的。
在古老的灵芝文化中,也曾出现过“黑芝贼”、“白芝丧”等令人厌恶的邪说。
如有古书记载:“屋柱无故生芝者:白主丧,赤主血,黑主贼,黄主喜,形如人面者亡财,如牛马者远役,如龟蛇者蚕耗。”
今天,人们已不再盲目崇拜灵芝,也不再迷信灵芝,科学工作者更是实事求是地探求灵芝的奥妙。
随着对灵芝作用的不断研究,近数十年来,灵芝在医药、保健、种类资源等方面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高度重视,一些灵芝制剂早已用于临床。
灵芝作为保健品应用则更为普遍,市场不断扩大,新的产品不断涌现。
灵芝热潮,再掀风暴,灵芝文化,在新时代也体现出新价值。